平安文化建设
平安文化宣传 | 6月初已发生多起溺水事故!溺水高发,这些防溺水知识请务必牢记!
高考结束,
漫长的暑假来临,
许多考生和家长都会选择出游放松。
而夏日炎炎,
水上活动自然成了不少人的首选。
然而,在追求清凉与欢乐的同时, 我们绝不能忽视安全问题, 尤其是溺水这一隐患。 进入六月, 已发生多起儿童溺水事故 ⬇️⬇️⬇️
案 例 警 示 ▪ 6月2日,甘肃省景泰县发生一起悲剧:一对小兄弟外出时,弟弟落水身亡,11岁的哥哥失联,音讯全无,急坏家人。截至6月4日,失联者尚未找到,警方已经介入调查。 ▪ 6月2日,宁波高新,一名孩子玩耍时不慎落水,边上正好在陪自家孩子玩耍的蒋先生眼疾手快,将男孩拉起! ▪ 6月2日下午,浙江金华一名6岁男孩不慎落水,一位路过的热心人没有丝毫犹豫,衣服都没来得及脱,迅速跳入水中成功把落水的小男孩救了上来。 ▪ 6月1日,黑龙江大庆市三永湖边忽然传来呼救声,原来是一名7岁的小男孩玩耍时不慎掉进湖中,听到男孩母亲焦急的呼救声,一位路过的年轻人跳入湖中,将小男孩往湖边拖拽,岸边的几位好心人也出手相助,共同把小男孩从湖中救了上来。 ▪ 6月1日,甘肃临洮岳麓山洮惠渠里,一名儿童在湍急的水流里挣扎,渠边正在锻炼的一对父女听闻呼救声后,立即展开救助。最终在路人合力帮助下,落水儿童被救上岸。
溺水是造成青少年儿童 意外死亡的“第一杀手”! 天气逐渐变热, 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, 防溺水刻不容缓! 家长一定要高度重视! 假期当中, 要告诫孩子 “六不准”“四不要” 六不准 1. 不准私自下水游泳; 2. 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; 3. 不准到无安全设施、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; 4. 不准不熟悉水性的孩子擅自下水施救; 5. 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; 6. 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。
四不要 1. 不要在没有家长陪同下私自下水游泳。 2. 不要在设置有警示标识的水域游泳。 3. 不要在没有安全保障的地方和野外水源游泳。 4. 不要在上下学途中和假期在水源周边戏水。
家长和孩子都要时刻提高警惕, 这些防溺水知识一定要牢记! 👇👇👇 发生溺水的常见原因 01. 三五成群结伴去野外游泳。 02. 下水摸鱼虾,打捞落入水中的物品。 03. 水边活动不慎落入水中。 04. 游泳时抽筋或在水中打闹。
警惕这些溺水高风险地点 不同年龄段儿童溺水发生的高危地点不同: 01. 4岁以下儿童的溺水高发地点主要为家中蓄水容器,如水缸、浴盆等。 02. 5-9岁儿童溺水高发地点会涉及水渠、池塘和水库等。 03. 10岁以上儿童活动范围更大,主要为池塘、湖泊和江河等。
一旦溺水,如何自救? 这些自救措施请让孩子牢记, 危急时刻能救命! 👇👇👇
溺水自救措施 不会游泳的人溺水如何自救? 1. 尽可能让身体浮在水面上,等着别人施救。 3. 如果没有可以抓的东西,就要靠一定的技巧自行浮起来。 4. 换气时,呼气要浅,吸气要深。 5. 有人来救援时,一定要听救援者的指挥,不要猛拽救援的人。 会游泳的人遇突发状况如何自救? 抽筋: 2. 手指抽筋:马上手握成拳,反复抓握,然后用力张开,直到不再抽筋。可仰面漂在水上。 呛水: 尽量踩水,将头部露出水面,就能减少再度被水呛到。有规律地踩水一段时间,让自己冷静下来再采取其他措施。 遇到漩涡: 尽量让自己身体平躺在水面上,然后用最为常用的游泳方式顺着漩涡的方向快速游出去。 被水草等缠住: 1. 不要拼命挣扎、乱踢乱蹬,否则会让水草缠得更紧。 2. 若附近有人应尽早求助,抓住可抓的东西,让身体浮出水面。 3. 若没有,最有效的办法是深吸一口气,潜入水中解开水草。
2. 如果周围有可以抓、拉、扶的东西,迅速抓住,借力浮出水面。
1. 腿抽筋:尽快游到岸边或抓住附近的漂浮物;如无法继续游,深吸一口气潜到水下,努力把脚掰直,再努力往外踹,尽量让腿蹬直,用力直到抽筋慢慢缓解。
一起起案例也反映出 很多人对溺水存在认知误区 会游泳就不会溺水吗? 溺水后都会大声呼救吗? 有游泳圈就一定安全吗? 关于溺水,这九个真相请掌握! ↓↓↓ 来源:健教部综合整理自中国应急管理、安全工作与管理、学生安全微课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