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安文化建设
平安文化宣传 | 小心!这个入职诈骗新套路你知道吗?
“货源稳定、不用装卸,月收入1万元以上。”
自今年4月《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》实施以来,原本旨在支持汽车消费市场的政策调整,却不料被某些不法分子钻了空子。
他们利用政策中的贷款优惠,在网上发布虚假招聘信息,打着“零首付”、“保证月入过万”的旗号进行虚假宣传,诱导求职者“带车入职”,诱导急于找工作的货车司机踏入陷阱,由此引发的案件纠纷也越来越多。
NO!相关公司往往以高于市场价签订购车合同和融资租赁合同,并将车辆登记在挂靠公司名下。
NO!不少司机在提车后却遭遇接活难、退车难、退款难,最终未获得预期收入却背负大额债务。
手段一:先行在支付款中预先扣除利息等费用,连同第三方合作机构捆绑服务费、中介费、手续费等各类不合理的额外费用,变相加重承租人的融资成本。
手段二:违规开展借贷业务。以车辆售后回租或其他形式变相开展车辆抵押贷款业务,甚至通过签订融资租赁合同虚构租赁物,规避借贷利率管制。
警惕“零首付”、“保证月入过万”等虚假广告宣传,抵御高利诱导,拒绝过度负债,不落入陷阱圈套,谨慎选择合法正规的求职及投资渠道。审慎评估自身还款能力,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决定是否办理融资贷款业务。
在签订合同前要仔细审阅合同条款,避免签订空白合同和阴阳合同。注意鉴别合同性质,认真完整阅读包括权利义务、应付费用、还款期限、违约责任等容易引起纠纷的合同条款。针对高额利息收费等不合理合同条款,拒绝签字并提出交涉、要求修改,保留相关证据。
有信贷服务需求,应通过正规金融机构申请贷款,警惕不法中介机构的营销揽客行为。注重保护个人隐私,妥善保管重要身份信息,注意保管好个人重要证件、账号密码、验证码等信息。在办理业务过程中,杜绝“代客操作”,避免重要信息泄露被用作不法用途。
如遇合同纠纷,请双方协商解决或到法院起诉;如发现涉嫌违反金融放贷规定的行为,请向有关金融监管部门举报;如涉嫌遭受“套路贷”、暴力催收等犯罪行为,请向公安机关报案。